德國提出「AI標準化藍圖」 展現了哪些企圖

德國提出「AI標準化藍圖」 展現了哪些企圖?

AI在不同產業、不同領域的應用愈來愈普及,在媒體上也不時能夠看到智慧醫療、智慧製造、智慧金融等技術應用的突破,也可以看到許多研討會、課程如百花齊放。不過,如果從台灣產業宏觀角度來看,AI的下一步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?應該要加強哪方面的專業能力?恐怕還沒有明確的答案。

2021年12月中,由人工智慧協會、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,以及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友們共同舉辦研討會,分享近半年共同研讀「德國AI標準化藍圖」(GERMAN STANDARDIZATION ROADMAP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)的心得與洞察,並提出對於台灣AI發展藍圖的建議及行動方案。

過去四、五年間世界各國都將人工智慧視為國家產業重要發展策略,除了公認的AI大國美、中兩國之外,德國、英國甚至新加坡,都已針對AI發展訂定明確的發展方向。而德國這份AI標準化策略藍圖是由德國標準化協會(DIN)、負責制定電力工程、電子和資訊技術領域標準和安全法規的組織DKE、聯邦經濟事務和能源部,以及來自工業、科學、公共部門和民間社團約300名專家,以一年時間共同研擬而成,是全世界第一個針對AI的現況與需求進行全面分析並制訂國家標準的國家;其中不只分析技術層面,還包括倫理及社會影響層面。

具體落實現有規範 打造未來創新環境

制訂AI標準化藍圖的目標,是希望能夠提供一個行動框架,以支持德國工業的國際競爭力,並將歐洲價值提升為國際標準。這份藍圖明確指出,實施後將有助於支持德國工業和科學,創造未來有利於技術創新的友善環境。一方面成為歐盟「一般資料保護規範」(GDPR,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)的實際落地方案,同時也對於歐洲AI未來的角色與應用有重要貢獻。最重要的是,當這個AI標準化藍圖成為歐洲及國際標準後,將可強化德國作為工業國家和出口國的地位,並為「AI-德國製造」鋪路。

由於這個目標與台灣產業的需求有許多共同點,而且德國產業發展中製造業占相當重要地位,與台灣相當類似,例如德國提出的「工業4.0」同樣成為台灣製造業追求的目標。因此,這份藍圖對於台灣產業AI化的推動,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。

在德國AI標準化藍圖中,說明了目前在AI發展的重要七項議題,包括其現況、需求與挑戰。其中包括:基本議題、倫理/負責任的AI、品質一致性的評估和驗證、AI資通安全問題、工業自動化、行動化與物流,以及AI在醫學上的應用等七大項。

AI發展將決定產業進展與經濟實力

這場研討會早在2021年6月三級警戒期間即開始進行,透過每週一次視訊會議的共同研讀、討論,一方面深入了解德國AI標準化藍圖的規劃及背後意義,同時討論如何應用在台灣AI發展。經過長達半年的籌劃後才正式發表。參與這場研討會的成員來自產學研各界,除了上述單位之外,還有來自鴻海研究院、東海大學、逢甲大學、精誠資訊等多位產學研專業人士,線上線下共約120人參與。

台灣人工智慧協會副理事長黃國寶表示,德國這份AI標準化藍圖在歐洲受到相當大的重視,對於以進出口貿易為主的台灣,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參考。「我們先看別人在做什麼,想想台灣現在應該做什麼,還有未來能做什麼?」他強調,這只是一個起點,希望能夠聯合更多投入AI發展的組織,共同收斂出在台灣當前環境中必須進行的工作,打造AI世代的產業優勢。

鴻海研究院執行長、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李維斌也指出,從這份藍圖中可以看出,資安標準及認證是AI發展極其關鍵的下一步,只有在確保資安無虞的前提下,才有可能發展出負責任且值得信任的AI。

綜觀整份AI標準化藍圖的內容,可以發現幾乎有系統地涵蓋了AI在產業應用及社會影響的重要議題。而不容忽略的是,在這份報告中很清楚說明,德國必須提出AI 標準化策略藍圖的前提是,AI巨大的技術能力將可以推動產業進展、確保德國的經濟實力,從而保證整個社會的繁榮。這一點也非常值得台灣參考。

返回頂端